港股通和直接去香港开户交易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里
(一)交易标的范围
一般在香港直接开户的投资者可以投资香港市场的所有上市股票、包括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合计1000多只股票;也可以交易香港市场的涡轮、牛熊证、恒生指数期货、国企指数期货,以及可以购买各种香港金融市场交易的基金,并可以对部分港股市场交易的股票进行卖空交易;同时很多投资者在香港开立的证券账户,同时可以投资全球多个国家的股票交易,并且能够参与海外的期货交易(包括外汇期货),还能买、卖沪深B股。
港股通在试点期间,投资者只能投资恒生大型股指数成分股、恒生中型股指数成分股、同时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A+H公司,合计总共264家,虽然只占港股标的总数的18%,但市值却占港股总市值的80%以上。
港股通交易标的的范围,总体上看,都是港股市场大、中市值的成份股,平均PE10倍左右,整体上看大多是业绩有保障、流动性相对不错的蓝筹股。看来试点初期,监管层对投资风险这块比较重视,港股通的标的范围设置,避开了近些年大部分国内投资者在港股市场投资亏钱的两个主要的大坑:一类是以涡轮和牛熊证为主的港股市场衍生品,另一类是港股市场的低价老千股群。
(二)交易安排
相比在香港开户交易的投资者,港股通投资者每年的交易日要比普通港股投资者少约20天左右。两地市场在每个年度末开始协商下一个年度的交易日安排,港股通对交易日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两地市场均可以进行正常交易和结算的交易日,才被定为港股通的交易日。
从日内交易安排上,试点期间港股通投资者在9:00—9:15只能采用竞价限价盘参与交易,在上午9:30—12:00,下午13:00—16:00均只能参与增强限价盘进行交易,并允许在12:30—13:00撤销已申报但未成交的订单。
港股通投资者不能参与9:15到9:20的对盘前时段和9:20—9:28的对盘时段的交易,并且不能在日内持续交易时段采用竞价方式交易。从交易安排上,港股通投资者会受到一些限制,尤其是国内的一些长假期间,港股市场大多正常交易,而港股通投资者没法参与交易,投资者需要注意这其中的股价波动风险。
(三)投资者准入
一般在香港开户的投资者,没有规定投资者准入条件,几万港币以下的小资金也可以参与投资。而港股通业务规定的准入条件必须是为持有沪市A股证券账户的机构投资者,及证券和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人民币的持有沪市A股账户的个人投资者。 港股通试点期间相对提高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尽可能的排除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散户去参与海外市场的投资。
(四) 结算和存管
港股通投资者通过向自己的A股证券账户指定交易的内地券商,经由上交所证券服务公司(上交所为港股通业务设立的SPV公司),下单到香港联交所进行交易,每日买入和卖出轧差后的净额度为105亿人民币。
港股通投资者买卖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虽然是以港币报价,但内地投资者只需要以人民币支付,系统会按照当日的结算汇率直接将人民币换成港币下单交易。港股通投资者卖出持仓的港股,系统也会按照当日的结算汇率直接将港币扣去各项费用后换成人民币,原路返回到投资者A股证券账户。
中国结算(中登公司)获承认为香港结算的结算机构参与者,汇总港股通所有参与券商的交易数据到中国结算,统一和香港结算、港交所进行数据清算,为港股通提供结算服务,
港股通投资者的沪市A股指定交易的证券账户,同时也是该投资者的港股通存管账户。这次沪港通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这套结算和存管方式,相比过去国内投资者投资港股必须偷偷摸摸的把资金慢慢的往海外挪,资金量稍微大点的个人投资者,还要受限于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换汇限制。资金回国内更麻烦,金额稍大点还要面临外管局的质询。这次港股通的结算方式无疑解决了高净值投资者很大的困扰。
(五) 行情信息
行情信息方面,两地交易所初步考虑互换一档行情(最优买卖盘),覆盖港股通股票范围,刷新频率为3秒。考虑到由于港交所是上市公司,香港的普通投资者单独不付费也拿不到免费的即时行情,一般内地投资人在香港开户只能拿到交易商次数有限的点击报价,这个行情信息条件,在试点初期虽说不比A股投资人,但相比苦逼的香港散户,也算港交所的一个让步(还是社会主义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