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投资策略 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红灯亮起,人们在等候交通信号灯的时候往往会左顾右盼。人们观察的并不是来来往往的车辆,而是站在身边一起等候交通灯的行人。如果周围的人都遵守交通规则,耐心地等待绿灯亮起,那人们违反交通规则去穿越红灯的可能性就很小,但如果有人试图穿越红灯,而且穿越红灯的人数足够多,那必将使周围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勇气倍增,激发更多的人跃跃欲试,最终十字路口将出现一条壮观的交通违规人流,响起一片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我们当然也可以不在意周围人的举动,那结果或者可能因为自己贸然闯红灯而成为交通肇事者,或者可能因为自己坚持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而落后于穿越红灯的人群,成为十字路口的一个另类。
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曾经用类似的例子来解释微观动机是如何最终影响宏观行为的。他把最终导致群体性违规行为的那些首先穿越红灯的人数定义为“临界质量”。在一定的“临界质量”下,个体的行为将引发集体性的行为。
类似的情况,在基金经理的日常投资中也经常出现。基金经理每天在观察经济指标的起伏和股票涨跌时,同时也在观察周围那些同样观察这些指标和股票的投资者的行动。如果周围有足够多的投资者具有相同的投资偏好或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那很可能改变基金经理原先既定的投资策略,并最终影响他们的投资绩效。
不同的基金经理会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在我看来,投资策略本身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只有是否合时宜的差别。不论是选股还是选时,不论是重点投资还是组合投资,不论是从一而终地买入并持有还是喜新厌旧地频繁追逐热点,都可能在一个时期为我们带来超额收益,而在另一个时期使我们落后大盘。对基金绩效和组合品种变化的综合分析已经揭示,基金绩效更多地取决于基金经理是否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了合适的策略,而不是投资策略蕴含了多少深奥独特的理念或者具有多么鲜明深刻的诸如巴菲特这类大师的烙印。所谓合适的策略就是被大多数投资者认可并采用的策略。这就好比你是否能快速而安全地通过十字路口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足够胆大或者是否严格遵守了交通规则,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跟随大多数行人一起勇敢地穿越红灯或者一起老老实实地等候绿灯。
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有自己偏好的投资策略,他们也愿意秉承这些策略,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策略的有效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他们不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很可能面临来自基金持有人的压力。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基金经理在善于观察周围投资者行动,善于把握“临界质量”方面也是相同的。
十字路口的交通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投资策略的思考,而基金经理所秉承的投资策略也时刻处于一个情况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观察你周围的人,或许比你每天观察指数和股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