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表音的拼音文字(zi)相异的一个突出方面是具有独特(te)的形态美。希腊字母、拉(la)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朝鲜字母等等,用几(ji)十个字母,排列组合成各自的文(wen)字。汉字则在方(fang)块形内以一种潜在着的审美(mei)理想,精巧建构,不仅使(shi)汉字成为记录语言的符号(hao),而且使这符号本身具有独特的(de)形态美,而且com汉字中又含有深层(ceng)的意蕴美。书法家又对汉字种种美(mei)进行卓越的创造,一字可以有千种意(yi)态,一字可以传达万种风情,一(yi)代有一代创造,一家有一家(jia)的创造!
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构成汉字符(fu)号的物质形式是字形,汉字的字形是(shi)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在能看到的最(zui)早的较成熟的汉字是甲骨文(wen)。甲骨文已具备“六书(shu)”,以象形字最为突出(chu)。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占比例很高,约近百分之八十(shi);二是许多象形字(zi)近于绘画(但并不等于绘画,而已是(shi)文字)。在甲骨文中,人体的眉(mei)、目、耳、手是象形,动(dong)物的牛、羊、虎、鹿是象形,植(zhi)物的木、禾、米、黍是象(xiang)形,自然的山、水、云、电是象(xiang)形,事物的舟、车、井、田是象形,如(ru)此等等,不烦列(lie)举,“画成其物、随体(ti)诘诎”,是共同的特(te)点,创造了生动的汉字形(xing)象美。甲骨文中其他 “三体(ti)”,也是以象形为基(ji)础的。会意字,往往(wang)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xiang)形符号组成,形符亦由象形符号充当。
汉字从甲骨(gu)文而演变为金文,继而为篆书、隶书、行草、楷书,原先(xian)甲骨文的象形意味渐为减少(shao),到楷书已基本(ben)上看不出汉字的(de)象形来了。其中隶变是(shi)一个历史的转折,而楷书又是一变,先前汉字的象形面目已难认清,成了(le)不象形的象形字。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shi)候是象形的,这种(zhong)形象化的意境在(zai)后来 ‘孳乳浸多(duo)’的‘字体’里仍然(ran)潜存着,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rou)、血,以至动作的关联。后来从象(xiang)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le) ‘字’的形象意境,象江字(zi)、河字,令人仿佛(fo)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de)水声。”( 《艺境》)宗(zong)先生的深刻,不仅(jin)在于揭示了象形字的形象,而且(qie)进一层显现了形声字(占汉字绝大(da)比例)的形象意境美,那种在(zai)视学形象与听觉形象的(de)联觉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汉字,独体(ti)的 “文”,合体的“字”,将天地(di)万物的生命形象、韵律、音响(xiang)摄取,融铸成形象意境,可感,生动(dong),丰富!汉字是将文字符号(hao)与艺术符号共载一体之内,始(shi)终结伴而行,形(xing)成了与其它纯粹(cui)表音文字不同的二重组合。
结构的多样和谐美,作(zuo)为汉民族思维载体的汉字又反映出我们(men)民族独特的审美思维,其结构是多(duo)样和谐的美。其一,齐整与参差相结合(he)的美。从甲骨文(wen)开始,汉字不管象(xiang)什么形,或大或小,都是用(yong)一个方块形来作为基本框架,这种特征(zheng)决定了几千年来汉字始终(zhong)是方块字。每一汉字(zi)都显示其方正的(de)平面形,从而表现出齐整划一的(de)美来。然而,汉(han)字简至一划,繁至数十(shi)划,因此几乎各个汉字内部均有一番(fan)细密的策划,包含着变幻的参(can)差美。若从形体结构(gou)的流变史言,那末甲骨文中的各(ge)字异状,大小不一,横竖不一,正反不一,今日(ri)之齐整划一又是从参差发展而来,并且(qie)在齐整划一里面(mian)包含着更高层次的经过提(ti)炼、选择的参差(cha)之美。其二,部分与部分(fen)间的和谐美。汉字在笔划的基础(chu)上构成偏旁、部(bu)首等,然后有机地组成汉字。象(xiang)形者摹示实物,在随体诘诎(chu)中显示其和谐。指事者,会意者,形(xing)声者,则是象形部分与指示(shi)符号、象形部分与象形部分、象形部(bu)分与声旁的密切缔结,部分与部分(fen)在指向同一意义上有(you)机地统一起来。“末”与 “本”都(dou)是由“木”和指示符号两部分结合(he)成,但指向意义不同,一(yi)字示其梢,一字示其根,从而形成“末”“本”两种结构,各显示其部分向结合的有机性,和谐(xie)美。其三,整体上一与多的秩(zhi)序美。数以万计的汉字显示其内部(bu)结构的秩序美,基本上由 “六书”条贯之。“六书”有(you)“四体二用”之(zhi)说,真正产生新结构的是(shi)象形、指事、会意(yi)、形声四体,转注、假借只是用字方法(fa),然而四体又全是以象形(xing)为根本,因此汉字便表现出由象形(xing)之 “一”——演为 “四体”之“四”——化为汉字之 “万千”,充分显示(shi)了 “一”与“多”的美学原则。这(zhe)些都表明了汉字结构的美是多样的而(er)又和谐的。丰子恺(kai)先生曾说过“世界各国的文(wen)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mei)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de)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丰子恺(kai)论艺术》)确实,汉(han)字呈方块形,除形(xing)成大小一致的整齐以外,还由(you)于不管字是繁或简,都得在限定(ding)的方块中调整布局,安排重(zhong)心。这就含有艺术的因(yin)素。
汉字潜隐着深层意蕴之(zhi)美。汉字独特的形态美也体(ti)现了我们民族认识世界的抽(chou)象概括能力,在结构的美中(zhong)还含有深层的意蕴美。这种意(yi)蕴美包含形式美、结构美、生(sheng)命美、流动美。文字学家姜(jiang)亮夫曾分析汉字形态的(de)基本精神,论道: “是以象征(zheng)性的线条,带了一些象征作用的符号,而以写实的精神来分(fen)析物象以定一字之(zhi)形的。故亦得总结为汉字是(shi)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jie)合的一种文字”,“从(cong)汉文字的全部或整(zheng)体来看,整个汉(han)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dian)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qie)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suo)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chang)出发的(而尤以 ‘见’ 为重要(yao))”。(姜亮夫 《古文字(zi)学》)汉字结构精神,这种深(shen)层意蕴美是与中国古代哲学(xue)、美学中的 “人本位”相(xiang)契合沟通的。以 “人”和(he) “人生”为本位(wei)的思想、性格与我们的民族紧相(xiang)联,而鲜明地反映、渗透在哲(zhe)学、美学中,又反映(ying)、渗透于汉字的结构形状中。在(zai)汉字的结构形状(zhuang)中,古代取象于天地间万物,从(cong)中感知到自然之美(mei),而且与自然保持一种微妙的关(guan)系。在甲骨文中,“虎(hu)”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及美,虎之斑(ban)纹,鹿之双角,鱼之乐水,鸟(niao)之丰羽,反映出各自(zi)的自然美。然而古(gu)人又把人与万物相(xiang)联系,发现人与万物间确有某种(zhong)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关系,从而在汉字中又“人化(hua)”之。姜亮夫先生曾说: “譬如(ru)一切动物的耳目(mu)口鼻足趾爪牙,都用(yong)人的耳目口鼻足趾爪牙(ya)为字,并不为虎(hu)牙立专字,不为象鼻、豕目、鸡口、驴(lu)耳、鸮目、鸭趾立专字,用表示人(ren)的祖妣之且匕作兽类两性的差(cha)别等等,从不为某种禽兽的(de)特征器官,特造专字,偶然为牛鸣造个牟(mou)字,……然而吠也、鸣也,乃(nai)至鸡之喔喔,鸟之喈喈,龙吟虎啸,莫(mo)不与人之口同用口,狼心、豕脑(nao)、马肝、牛肺、草心(卷施草拔心不(bu)死),枞,松叶柏身;桧,柏(bai)叶松身(《释木》),……自藫至(zhi)此《尔雅释草》草木禽兽,有(you)子有孙,有父有母,有子有女,说(shuo)是喻辞,固然简单明了,然(ran)何以不造个虎牙喻牙,象鼻喻鼻,驴(lu)耳喻耳,猪嘴喻嘴,岂不(bu)更表特性,而一定要搏鸡也(ye)无能的人爪作一切爪,跑不及犬的人(ren)足作一切足,赶老鼠皮也赶不上的衣作(zuo)一切衣,曰:汉字不用其物的特征(zheng)表某一事,只是用 ‘人本’的所有表(biao)一切,这还不是人(ren)本而何?”(同上书)这一(yi)点实在很重要,但往往(wang)在书学研究中被忽略。为什(shi)么历代书论中存在着(zhe)这样的事实,即是把书法(fa)“人化”,把书法看作是有筋骨(gu),有血肉,有呼吸,有神情(qing),有生命的人的形象?为(wei)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书法(fa)家和书论家所乐道、所美化?这就是(shi)汉字是象形的,而(er)汉字的象形又是人本的。汉字(zi)结构的这种精神促使(shi)了汉字在书家笔下的升华,而这(zhe)种升华又是朝着艺术的象形(xing)、顺着人本这一审美方向进行的。
数千年的书法家对于汉字的(de)种种美质又进行了热情卓越的创造。他(ta)们将汉字构成血肉(rou)灵魂共具的生命形象,表达(da)自己的审美理想(xiang),启示生活的内容和意义。这种汉(han)字的书写美是别的拼音文字所无(wu)法企及的。
书法家(jia)用毛笔运行构成线条,流出万象之美(mei)、心灵之美。用笔有轻重、方圆(yuan)、徐疾、中侧、藏露(lu)等等区别,于是在错综融合(he)之中,便显示了形质、节奏(zou)的种种变化,表现出线条的(de)美、字形的美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从甲(jia)骨文契刻的直线折线,到小篆的圆转曲线,到隶书的蚕头燕尾(wei)式的波动线,到草书的优美的蛇形曲(qu)线,中国人不断地用笔创造(zao)着汉字书写中的线条之美,用美的线(xian)条构成汉字的一个个艺术生命形象。
书法中的结体美,具有(you)十分丰富的创造。各种书体(ti),如草、篆、隶(li)、真、行,都有各自的美学规(gui)律。书法的结体美,可(ke)以比之建筑,一(yi)字就像一座建筑,有栋梁椽柱,有间(jian)架结构,有重心,且又各字不同,而各放异彩。宗白华先(xian)生揭示道:“中国书法里结体的规律(lu),正象西洋建筑里结构规律那样(yang),它们启示着西洋古希腊(la)及中古哥提式艺术里空间(jian)感的型式,中国书法里的结体也显(xian)示着中国人的空间(jian)感的型式”,“是一种 ‘书法的空间创造’”。《艺境》书法构(gou)体的美,还可比之自然界的最高创(chuang)造物——人体之(zhi)美。宋代沈括说:“譬如西施(shi)、毛嫱,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zuo)字亦然,虽形体不同,掠须是掠(lue),磔须是磔,千变万化,此(ci)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lue),磔不成磔,纵具(ju)精神筋骨,犹西施、毛(mao)嫱,而手足乖戾,终不(bu)为完人。”( 《梦溪笔谈》)人体与字体,古代书(shu)家发现其同构的奥秘,人之手足眉(mei)目犹如字之撇捺点划(hua),人之精神气质犹如字(zi)之神情风采,字之(zhi)美者犹如人之美者若西(xi)施、若毛嫱。字成了(le)一种生命结构美,成了一种完人之美。杜子劲说:“写汉字象叠罗汉(han),有立的,有卧(wo)的,有披肩的,有伸脚的,不(bu)但要整齐,还要(yao)叠成花样,而且是好多种不(bu)同的花样。”(杜子劲(jin)《汉字在书写上的(de)缺点》,《中国语文》1954年12月号)这(zhe)又显示人体美的结集(ji),不仅一个字可以看成(cheng)一个完美形神兼具(ju)的人,而且一个字中每一点划都看(kan)成了一个个人,从而一字是众多(duo)罗汉叠成的艺术整体美! 一种(zhong)充溢着阳刚之气的集(ji)体之美!
书法家不仅用美的原则创造汉字笔画(hua)、结体之美,而且将一个个汉字连缀(zhui)成美的整体,体现整体的美。这是书法(fa)艺术中属高层次的美。古人论书(shu)以章法(即布白)为首要大事,只有在(zai)这里创造了高水准的美,这一书家(jia)才算是真正创造了书艺的美。王(wang)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历代书(shu)法中的神品,就是在布(bu)白上成功地创造了美。董其昌(chang)在《画禅室随笔》中评(ping)道: “右军《兰亭序》,章(zhang)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jie)映带而生,或小或(huo)大,随手所如,皆(jie)入法则,所以为神品(pin)也。”书法艺术的布(bu)白,集多数之字成一行,集多数之行成(cheng)一幅,连贯、参(can)差、飞动、变幻,其中的美妙,口笔难(nan)详。书家已充分注意到字与字空白中(zhong)的美妙,字中空白的美妙(miao),行间空白的美妙,以及整幅(fu)中空白的美妙。因此(ci)提出著名的计白当(dang)黑的黄金原则。他们灵眼了(le)得,在这些空白间(jian)流荡着气息、洒(sa)落着光彩、充溢着精神、跃动(dong)着灵魂、显示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