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的关键是什么?牛市的关键有哪些?下面炒股大本营为您介绍牛市的关键看央行后续动作科创板日报。
中国经济目前发展最大的困境是杠杆率过高,一个是企业部门,杠杆率大概是240%,而地方政府部门的杆杠率则更高,目前是16万亿,杆杠率过高其实也是融资成本过高的最核心的原因。
但是这个杠杆率在高层看来是不均衡的,尤其在私人领域,杠杆率很低,有些人测算大概没有超过100%,这就是说把部分企业和国企的杠杆转移给个人,实现杠杆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化,其实是分散风险的行为,从而能够通过增长最终化解风险。
那么路径是什么呢,其实表现在金融上,就是要把间接融资的一部分转移到直接融资市场,缩减银行信贷,让企业和政府向个人去融资,比如企业的IPO和股权买卖,银行信贷的资产证券化。这几种融资方式都必须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形成,而这两个市场正好目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板,通过大规模的IPO,就必须实行注册制,而注册制需要有一个好的市场环境,那必须是牛市。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就指出,此次股市上涨如果真是牛市的话,那必然是政府所乐见其成,而在目前经济萧条的局面下的牛市,必然是政府制造的牛市。
但是中国的市场就是这样,政府如果想要操控市场,或者其政策有意无意的对市场操作的痕迹过重,就会被市场很快领会,使得政府的政策成为一把双刃剑:政府的轻轻一触,就可能让市场心花怒放。
这次连续八天的涨幅尤其是天量的成交量估计是央行没有想到的,而这么天量资金的来源以及其这些资金的杠杆性质,也可能并非央行所愿,央行希望看到的是产业资本和个人储蓄进入股票市场,这样才是一个踏实的股票行情,而如果资金来源仍然是通过杆杠放大得来的。股票的上涨其实没有转移风险,而是放大了风险。
12月3日,沪深两市一度站上2800点关口,成交9149亿元,创历史天量。资金量中很大一块是通过融资融券工具,放大杆杠的方式得到的,也就是说,增量资金是从券商处借来的资金。
据媒体报道,部分券商早盘融资系统出现了“拥堵”现象,融资客无法融资买股票,“拥堵”现象大约持续了半小时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过多的融资客在相近时间内进行融资操作,融资系统瞬间承压,出现拥堵。市场传闻某些券商融资交易系统崩溃。
到12月2日,融资融券余额从7000亿升级到8000亿仅用了19个交易日。 目前两融业务的利率一般在8.6%,有些激进的投资者会通过房地产抵押,从银行套取资金,但是杠杆倍数还是不够,然后就会采取杠杆叠加方式,把贷款资金转移到股市后再开通两融业务。
这样的资金,在中国这样的散户市场会恶化急涨急跌的恶习,因为资金成本高,散户投资者心理压力大,希望股票上涨幅度越大越好,越快越好,资金不顾风险杀入,如果遇到股市下跌,就可能形成踩踏式的出逃,导致股市的暴涨暴跌。
当然,此次股票上涨增量资金主要还应该是从其他市场撤离的出来的资金,比如货币基金和其他银行理财资金,影子银行的部分资金,互联网金融的部分资金以及民间借贷的一些资金。
这些资金中银行理财资金目前可能最容易进入股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近几年的熊市,其实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导致的,而这些高收益率又往往由中央政府信用的刚性兑付所保证,资金从股市抽离去了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或者滞留在银行间市场的同业业务中间,在不容机构之间的层层加价下推高资金成本,最后进入实体企业的资金已经经过几个环节,自然成本高企。
此次央行通过在银行间市场拉低利率,并通过降息等措施拉低长期利率,地方债务通过清理,部分成为正规的地方债,另外,由于风险暴露,需求减缓,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不足,银行理财产品难以找到高收益的资产配置,则只能进入股市,这时候股市的上涨就成为必然。
此次监管层让股票市场兴旺起来,再把银行间市场多余的资金抽进股市,则必然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打压了影子银行,把沉淀在银行间同业业务中的资金抽离出来,降低了融资成本,催生了股市上涨,为未来推出注册制打下基础,当注册制真正开始后,资金就可以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进入股市。
不过,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次股票上涨引起牛市预期,就会出现存款大搬家的情况,则银行手中用以贷款的基础就不足了,这时候除非央行降准,则必然导致银行惜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这也不是央行所愿望的,所以央行下一步的措施必然是降准,当然,这需要银行间市场和银行理财资金流出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推出。
因此,这次牛市必然条件是,银行理财资金足够的搬家和存款资金分流进股市,也就是产业资本和私人资本需要大量流入资本市场,这是管理层所乐见的,但这还需要央行进一步的动作,比如适时的降息和降准,如果没有这个动作,毫无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市场,牛市必然中途夭折。
更多牛市的关键知识请关注炒股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