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底部形成?下面炒股大本营为您介绍底部形成是合力的结果财联社电报。
般来讲,市场中期底部形成需要几个条件,表现为持续下跌到成交量极度萎缩,接着放量上涨;技术指标长期底背离,再发出上涨信号。然而,这些都是表象,反过来说也可以认为市场见底回升之后,成交量和技术指标才会出现上述表现。
笔者认为,量价和技术指标固然可以作为判断市场底部的依据,但真正底部的形成还要靠投资者(包含机构和散户)心理预期的变化,消息面的支持,以及市场价值中枢降到合理位置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形成真正底部。
首先是成交量。当成交量创了地量时,表明此时的多空双方都无利可图,或都不敢冒险,买卖谨慎,观望气氛浓厚。所谓地量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可以参照前期底部的量。如上证指数在2007年11月28日和今年1月18日形成的两个短暂性底部,日成交量已低到3300多万手,而昨日的成交量为4500万手,说明成交量还有萎缩空间。
其次是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出现底部位置的特征是,KD值和RSI指标在20以下,甚至在15以下粘连,有时会出现长时间钝化,而周五的KDJ指标与1月下旬相比,还有下调空间。当然越多的技术指标处于严重超卖区或底背离的状态,技术上越具备上涨的条件。
当前,扩容(含大小非减持和上市公司圈钱等)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同时宏观调控抽紧银根又让市场处于缺血状态,两因素成为影响市场下跌的主要因素。若给市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则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必然转好。
当然,每一次底部的形成都是千变万化,没有什么通用的标准确认底部,投资者不要指望能抄到最低点,最安全的还是等待底部型态成熟后再大量买进。
更多底部形成知识请关注炒股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