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对国民经济状况的行业分析
在世界范围内,通常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来划分产业结构:其产品来源于自然的部门被称为 第一产业; 后处理部门称为第二产业海南海药股吧。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但是,各国在应分类哪些特定行业方面并不前后矛盾。 我国普遍将农业视为第一产业,将工业和建筑业视为第二产业。 所有其他产业都算作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运输,邮电,饮食等。 第二层是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等。关于各行业及其内部行业的详细划分,本书的第2章将进行深入介绍。 在这里,我将主要阐述各个行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1)农业发展状况分析①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国有句俗话:“粮食是人民的天堂”,生动地体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地位和作用。 具体来说,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四个方向,而产品的贡献则体现在其中。 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以支持其发展,并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农产品作为原材料。
第二,市场贡献。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内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 农业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包括消费品和生产材料。 在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但其绝对规模仍然很大,因此仍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
第三,元素贡献。 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农业对储蓄和投资有重大影响; 此外,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也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
第四,外汇捐款。 农产品出口可以为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兑换大量外汇,因为该行业相对落后,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是外汇的重要来源。
由于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一旦农业发展停滞,不仅不能保证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发展所需的产品和要素,而且还可以保证 影响人们的基本生活会导致社会动荡,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投资者必须分析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当前农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②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当前农业经济形势做出总体判断。 首先是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包括谷物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畜牧产品和水产品。 由于这些产品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而且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所以它们的产量和价格变化都会受到影响。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类型。同时,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程度还将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历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民平均收入等指标,计算其增长情况,并将这一结果与国民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以观察农业发展的趋势。至于对下年度农村经济基本走势的预测仍应从上述两方面着手,根据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变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因素进行。一般说来,导致农业生产发生较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国家对发展农业的重视程度及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状况、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等。
(2)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工业生产发展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工业形势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
反映工业发展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标志很多,但从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与基本特点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持农业总产值绝对规模增大的前提下,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不断增大。这是判断工业形势的主要依据。
②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即轻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重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工业化阶段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化;第三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对当前工业结构所处的阶段有一明确认识,是判断工业形势的必备条件。
③基础产业发展状况。能源、重要原材料和铁路运输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部门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就会形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基础产业发展状况是判断工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④企业组织结构状况。一方面,体现在产业、产品集中度方面。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生产企业的规模应大而集中,才能保证规模生产,获取规模效益。如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这些行业必然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那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和地区部门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显然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⑤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工业产品销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等指标体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对比,再结合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工业形势的各个方面。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产业作为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对保证第一、第二产业的顺利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依托。具体地说,促进流通环节保持顺畅、通过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引导和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是第三产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在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应给这些主要行业以特别重视。
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第三产业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状况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较低,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2.7%,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第三产业连续几年都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以前也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②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这些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力量,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生产力,但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能顺利进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其发展状况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整体经济形势。另外,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很强,所以通过观察第三产业这些主要行业的发展变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主要行业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自身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二是其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关系。第三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服务部门,必须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④第三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和管理。这一点对于我国尤为重要。由于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起点不高,因此一方面金融、运输、邮电等行业还未形成充分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品经营和价格放开后,交易和价格行为缺乏规范,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流通秩序混乱。此外,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期货交易等方面,尚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短期内阻碍第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