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有效性的评估
理解主要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评估当前形势和预测未来铺平道路,因为对各种经济政策的分析始终侧重于 他们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在评估和预测各种政策的功能和特征时,很容易掌握总体方向水利建设股票。
(1)评价经济政策的步骤
一般而言,对各种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评估和分析的标准。 一般来说,它应该基于各种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
其次,比较实施后各种经济政策的实际结果和政策目标,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并评估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实施该经济政策对其他方面的间接影响。
第三,根据上一步得出的结论,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预测下一步可能实施的政策。
(2)经济政策评估原则
为了确保正确有效的评估结果,经济政策评估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系统的原理。 由于各种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其效果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另外,政策效果不仅包括经济效果,而且常常还包括某些社会效果。 因此,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估必须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的各种目标的实现。 只要增长不稳定,就不能只关注规模,忽略收益等等。
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和整体角度评估该政策的效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某些政策实施的后果,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基础提供可靠的预测。
第二是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是指评价要有客观的标准,不能从主观的角度判断效果。 由于身份,环境和自身实力的不同,不同的投资者通常会有不同的起点。 如果他们仅依靠主观判断,就可能对同一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显然不利于发现真实的客观情况。 。 因此,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必须基于某些客观标准,并试图让数字和数据说明一切。
(3)评估政策效果时应考虑的两个问题
首先,评估政策效果时应考虑政策的机会成本。 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在实施经济政策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利益。 这可以通过所支付价格的大小来衡量。 这个价格可以是物质成本,例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它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代价,例如因政策实施而引起的社会冲突。 例如,如果该政策为城市居民提供价格补贴以实现价格稳定的目标,则在一定资金量的情况下,必然意味着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将相应减少,尤其是 减少经济建设。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 一政策。
第二,在进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另外一个具体的问题,即经济政策效应的间接性问题。经济政策往往从其政策目标或手段本身无法直接反映出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间接反映。例如,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来说,“优化”就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优化”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才便于作出客观判断。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种类繁多,反映这些目标的指标更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就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收入公平等六大宏观经济目标作一介绍。这是因为,各项经济政策均以这六大目标为根本目标,那么其实现状况显然可以反映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就成为观察资源是否优化配置的标准。如何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本章第二节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至于反映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从宏观经济角度讲,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生产要素综合投入量的比率。这一指标可反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越大表明资源使用效率越好。更具体地讲,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劳动力与资本(或资金)两部分,那么与之相对应,全要素生产率也可分为两个部分生产率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与资产产值率,它们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综合投入量或资本综合投入量的比率,用以衡量单要素投入所产生的生产效果,从而也就反映了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资源的配置状况。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虽然各有自身衡量标志,但它们都体现了在资源有效利用条件下,经济系统地稳定发展,因此,可以把这三个目标综合为一个经济稳定目标加以判断。经济稳定与否在宏观领域最直接地表现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平衡。显然,使社会总供求处于平衡的经济政策其效应是好的。
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两个指标体现出来。在其他条件许可时,经济增长速度即国民生产总值与即民收入增长速度越快,表明政策效应越好。
对于收入公平目标的衡量争议较多,目前提出的表示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较有代表性的有洛伦茨曲线、帕累托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指数等,其中,库兹涅茨指数是比较直观的一个。库兹涅茨指数又叫相对收入阶层分布,它代表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阶层所占的比重,这就是现实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