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经济放缓的内涵? 如何分析经济放缓的内涵? 如何分析经济放缓的内涵?
要谈论中国经济是否会再次见底,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底部触底”? 在国际舞台上,当经济“跌至最低点”时,通常指负增长或零增长商界财经网。 当然,这不应成为中国经济“底层”的标准。
在当前情况下,如果要对中国经济进行定量定义,基本上有三种可能性。 1.如果今年不能保持8%的年增长率,则称为“第二次下降”。 另一个可能的定义是,如果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低于或等于2009年的9.1%,则被称为“第二次下跌”。 第三个可能的定义是,如果今年的增长中有四分之一低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6.1%(严格地说,还应减去季节性调整),则称为“第二次下降”。
但是,从这些标准来看,中国经济不会“再次陷入低谷”。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很难相信以上三种情况会在今年的中国经济中出现。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文章使用“减速”一词来描述当前的经济状况。 即使在谈论“放慢脚步”时,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经济是“放缓”还是“不减速”取决于比较的时期。 如果查看年度数据,很难说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因为即使是悲观的市场预测也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比上年高9.1%。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说经济正在“放缓”。
关于经济正在“放缓”的说法是,未来两到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将低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1.9%。 “减速”的定义似乎是合理的。 但是,当我考虑时,这种“放慢速度”不应成为担心的理由。 今年第一季度11.9%的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值得维持和追求的速度。 即使在正常年份,接近12%的增长率也是过热的增长率。 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借贷以及国有企业的投资带动的增长本来就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速度“减速”,我们会担心什么?
如果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第二次下跌”,那么我们必须提防发达国家中出现“第二次下跌”的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今年下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不太乐观。 由于各种根深蒂固的问题尚未解决,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现“第二低谷”,即恢复负增长或零增长。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的井喷式增长也难以维持。 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认为,如果西方经济再次“见底”,政府仍将发挥很多作用。 其中,最有利的办法是加强改革,把危机后尚未充分动员的私营企业和小企业带到这里。是要真正落实国务院新36条的精神。特别是要打破垄断,真正实行“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对民营企业开放,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都对社会投资开放”的政策。对民间投资开放那些长期被垄断的,或是用各种“玻璃门”把民营企业挡在外的领域,如金融、电信、石油、公共设施等等。
同样,还可以通过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来弥补一部分房地产调整造成的增长损失。加大廉租房、保障用房的建设,同样也可以使用钢筋、水泥,同样也可雇佣大量的农民工。当前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可行的保障性住房筹资机制。可以通过加大央企对国家财政,地方国企对地方财政的分红,按国际上通行的国企分红标准,按2009年国企的1.3万亿利润来计算,国家财政就可以一年多收4000多亿的资金。或者说,按一些学者的计算,如果国企按民企的方式也交国有土地的租金,每年国家也能收1.4万亿这么大一笔钱。不管是用国有土地的租金还是用国企的分红来为保障性住房筹资,都可以大大地加强对地方政府建廉租房的补助,这既可以加快经济增长,又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对房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又顺便减少了国企制造天价地的机会,岂不善哉?
更多分析经济放缓内涵知识请关注炒股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