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怀疑巴菲特过去的投资是否成功,除了这次还没有奇迹般发生的投资新亚制程股票。
随着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三季度净利润下滑77%,原本被膜拜的“股神”开始遭遇诸多质疑。 在质疑者眼中,巴菲特的竞购行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单边下跌的趋势下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质疑者称巴菲特被“切入” 购买底部后的中间”。 究其原因,股神们在股市崩盘中的两大投资主要是:高盛股价跌至55.18美元,较巴菲特注资时的115美元股价暴跌近55%; 通用电气的股价已跌至 14.45 美元,创下 11 年来的新低。 ,与巴菲特注资时的22.25美元相比,他的亏损也超过了35%。 在高盛和通用电气,巴菲特持有优先股。
巴菲特的“交割单”
那么,巴菲特在二级市场买入触底后的收益情况如何?
上面提到的两个比较有争议的投资,暂且不提。 如果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发布的三季度报告中公布的所有股票都是增持或新购股票,按照12日美国收盘价的计算,用“切入”来形容可能并不为过。 一半。”
在全球49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的国际能源公司康菲石油,三季度伯克希尔增持40.66%,约2427万股,占伯克希尔三季度投资组合的2.54% . 以康菲石油(COP)第三季度72.74美元至90.46美元的价格计算,巴菲特的平均持有成本约为80.2美元; 截至12月4日,康菲石油收于49.76美元,低于平均持股成本。 38%。
美国前五名大型银行U.S.Bancorp,第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约合430万股,占其第三季度投资组合的0.22%。 以USBancorp(USB)第三季度25.43美元至37.53美元的区间价格计算,巴菲特的平均持有成本约为31.1美元; 截至12月4日,USBancorp的收盘价为27.91美元,高于平均持有成本价。 它下降了 10%。
NRG能源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巴菲特的54.41%增加了他的持股在第三季度,或1.76亿股,占了第三季度投资组合的0.06%。 根据第三季度NRG能源公司(NRG Energy Inc.)的价格范围在26.41美元至46.97美元之间,巴菲特的平均持有成本增加了约35.5美元; 截至 12 月 4 日,NRG Energy 的收盘价为 23 美元,较为平均。 持有成本下降了35%。
美国燃油液压系统制造商伊顿公司,巴菲特在第三季度购买了290万股,占其第三季度投资组合的0.23%。 以第三季度57.41-81.71美元区间价格(NRG)计算,巴菲特平均持有成本约为71.1美元; 截至12月4日,伊顿的收盘价为43.46美元,低于平均持有成本价。 39%。
从上面的投资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季度。一笔与中国有关的投资——比亚迪上面,却是账面收益颇丰。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与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电子公司达成协议,以2.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9.9%的股份,约合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其2.25亿股。截至12月4日,比亚迪每股报11.72港元,较巴菲特买入价已经上涨了 46.5%,账面盈利1亿美金。
今时不同往日?
显而易见的是,在巴菲特频频出手之后,至少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成为引领投资者风向标。
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认为,由巴菲特鼓吹的“抄底风”没有使得标的股票从所谓的底部摆脱出来,反而是进一步创下新低,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量持有这些标的股票的机构们基本上没有认同巴菲特的价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卖出的选择。
对此,有“中国版巴菲特”之称的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李驰不以为然。
“全世界永远都与巴菲特不一样,去年卖中石油时的一切情形尚历历在目,熊市让人们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银重仓去实践‘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何其不易!”
而从“股神”投资的历史来看,公众对其被套乃至长期套牢的评论是其一直无法回避的话题。
1973年审慎评估过才出手的华盛顿邮报也不乐观,买入后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优先股,而买入两年后几乎因公司丑闻而全部亏光;1988年股灾后买入的可口可乐,在买入之后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为中国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中国石油H股,其初期的账面亏损也达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几只被“套牢”的股票,在数年后带给了巴菲特的丰厚回报,为其投资经历增添了传奇色彩。
问题在于,历史的经验能否在今日照搬?
细数巴菲特历经的两次危机,“1987年股灾”,从现在看来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当时的美国实体经济根本就没有出现危机。事实上,美国股指在1988年就已经恢复到股灾以前水平,并开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黄金岁月。
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续降息的调控下,美国实体经济反而是迎来了繁荣(即使现在对持续降息政策已经有所质疑),“但此次的金融危机已经是渗透到实体经济,并将持续影响美国的消费体系,而恢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而当遭遇真正意义上的、类似1929年的经济衰退时,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续低迷中,也遭遇了几乎破产的危机。”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则并不愿意将如今的金融危机与1929类比。
他说:“1929 年没有凯恩斯主义,当时危机是建立在市场万能的理论上,过分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发达国家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现在去评论巴菲特看对看错为时过早,因为股市从历史的角度看永远都是上升的。”
追随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开李驰的博客,跃然纸上的除了其一贯的投资相对论的论调,还有巴菲特的新书《滚雪球》的特大封面。
对于巴菲特价值投资,李驰没有掩饰其作为信徒的虔诚。在11月27日,李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记者所提出的针对巴菲特一系列的质疑不以为然。
在李驰看来,巴菲特的投资不存在“抄底”的概念。“如果符合安全边际和自己的价值评断标准,如果可以用4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为什么不投资?”
早在8月初,上证综指接近2700点左右时,李驰就开始大举建仓A股,尤其对金融股青睐有加。
“它们业绩透明,穿着得太暴露了。”
“我们所建仓的公司,永远的都是蓝筹,永远的都是最优秀的公司。因为只有这样,即使是被套,也还是安全的。”当时的李驰,回答记者时仍是表现得意气风发。
但在12月2日,李驰的博文更像是对其一直所坚持的理念的反思:“等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时出手真需要终身学习!”
“今天回头看,在去年下半年绝对贵的市场买相对便宜的资产一样形成巨大潜在风险。飞逝的时间是让一切风险释放的催化剂。绝对高的安全边际,是一切投资的绝对生命线。现在这一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一份资产究竟多少价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驰对于前期暴跌的海通证券感慨良多。“ 热闹的市场大大打折卖的东西有人抢,海通增发,钱少还买不到,但事后证明它们一点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场,优质资产在市场已经打折卖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时再出手。而且市场冷清时出手被套几乎是没有人幸免。”
而在博文结尾,李驰更是少见的透露出其在当前熊市中的谨慎。“不断犯错,也似乎已经成为市场与我们自己的常态。但在市场上永远不要犯致命的错误,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烧。”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宁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则不是其他人能够模拟的。“从他的资本来源上说多为自由资金,伯克希尔本身是上市的投资公司,不存在其他机构时刻要面对的赎回问题,所以再长时间的等待都并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李振宁表示,“巴菲特的神话诞生在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纪,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这个时代也许正在发生变化。我同意索罗斯的判断,二战后60年的全球牛市已经结束。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在缩短,股市波动也将加大,投资者也将面对新的问题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