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很平静天津股侠微博。 7月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后,央行并未采取降息或降准的“大动作”。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逆回购成为央行常态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近期更是成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库”的首选。 6月下旬以来,央行连续7周逆回购操作,创下10年来连续逆回购操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尤其是7月,央行连续9次高密度逆回购,累计金额高达4910亿元。 除月初中标利率略高外,大多集中在3.3%至3.35%左右。 央行通过持续逆回购,为市场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利率参考,明确释放了利率引导信号。 8月,央行连续两次启动逆回购,对冲逆回购到期580亿元,实现净投资440亿元。 由此,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回购利率大幅下降。
在近期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综合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等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等,灵活调整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自去年12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个月不发行央行票据,过去由外汇资金主导的基础货币创造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开始真正走向“双向波动”,外汇账户也相应 大幅下降。上半年,外汇占款月均增加约500亿元,远低于2009年以来月均2100亿元的水平。 也由以往的被动供给转变为主动释放,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经常采用逆回购来平滑资金利率的短期波动。 由于货币需求的变化。 这也意味着,逆回购利率已经取代央行票据成为基准利率的“风向标”。 这也解释了监管部门至今未降准转为连续逆回购的原因。 与央行票据相比,逆回购主要针对存款类机构的资产业务。 定价机制相对灵活,央行更加主动,更能体现政策预调微调的特点。 同时,央行票据暂停发行后,央行需要培育新的每日政策指标利率。 常态化逆回购操作可以比存贷款基准利率更快地传递央行利率政策信号,有利于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发挥市场利率调节供求关系的作用。 资金。 事实上,利用回购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增强利率弹性,是国外央行常见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那么,央行为何放慢降准“步伐”?
从表面上看,逆回购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目的基本一致。 但由于逆回购时间灵活、见效快、数量可控、时限可选、力度可控、可逆操作,更能满足当前币种操作的微调特性。较明显的作用,其灵活可逆的优势,是准备金工具不可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1月和5月实施逆回购后,接踵而至的便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最新一轮逆回购次数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两轮,却没有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考虑就在于降准释放出来的刚性流动性无法被较为低迷的实体经济吸收。
6月末,M2余额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低于年初设定的14%的增长目标;同时,7月新增信贷较上月大幅回落3000多亿元;PPI同比下降2.9%,创31个月以来新低,环比下降0.8%;三项数据体现出当前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较低、经济增长仍在“谷底”踟蹰的现实。虽然有稳增长的需求,但也要兼顾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所以央行放松流动性的节奏必然会比较慢。正是这样的背景,促使央行主要以逆回购的微调方式应对,而对于降准则较为谨慎,如果流动性释放加快,而实体经济无法吸纳,最终可能形成滞胀的难堪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逆回购只是短期引导利率波动的工具,并非长期投放流动性的工具。央行以公开市场逆回购来缓解或调控市场流动性或只是短期政策偏好,不代表逆回购将长期持续。考虑到经济下滑风险仍未消除,为保持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均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必要。
时移世易,道亦变矣。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降息、降准就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仅仅逆回购而不降准代表政策仍然谨慎这样的认识需要提高。展望未来,在更加突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利率市场化步伐将继续推进,政策“精细化”水准会进一步提高。由此估计,今年货币供应增速完全可以达到16%左右。下半年央行将继续通过正逆回购交替使用优化流动性管理,以维持资金面的合理均衡,引导市场利率缓慢下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由于当前国际输入型通胀、成本压力、房地产销售回暖和部分地区房价反弹、农产品涨价等潜在价格上涨依然不小,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引导市场利率,并有意将市场利率保持在目前的通胀水平以上,显示管理层更注重于未来的防通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